信阳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一、信阳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概述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软化组件,所述软化组件的*呈开口设置,软化组件的*固定安装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的*固定安装有粉碎组件;软化组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发酵室,发酵室的*与过滤组件的侧壁下部之间连通设置有导污管;发酵室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储气罐,储气罐与发酵室之间连通设置有导气管;储气罐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沼气发电机组,且沼气发电机组与储气罐之间连通设置有输气管。本发明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使得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得到合理的利用,好地达到了绿色环保的理念,方便实际使用。

微信图片_20180528162356..

信阳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步骤:
1)污水经进水口和穿孔布水器均匀进入缺氧池Ⅰ。
缺氧池Ⅰ的作用:通过穿孔布水器将流入的原污水均匀分布,缺氧池Ⅰ组合填料层上生长的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物作为碳源,将缺氧池Ⅱ的内回流液中的硝态氮还原转化成氮气,达到脱氮的目的。缺氧池Ⅰ控制DO≤0.3mg/L,反硝化容积负荷0.8kgN03-N/(m3·d)~4kgN03-N/(m3·d)。2)再经缺氧池Ⅰ溢流堰进入好氧池Ⅰ,好氧池Ⅰ中部分混合液通过回流泵回流至缺氧池Ⅰ。
好氧池Ⅰ的作用,在曝气充氧条件下,主要目的是通过异养型好氧菌将污水中的物降解,同时通过自养型硝化菌将污水中的氨氮氧化为硝态氮,再将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Ⅰ进行反硝化脱氮。控制回流比**~400%,DO1~2mg/L,容积负荷0.5kgBOD5/(m3·d)~2kgBOD5/(m3·d)。
3)好氧池Ⅰ出水经好氧池Ⅰ溢流堰进入缺氧池Ⅱ。
在好氧池Ⅰ后端设置缺氧池Ⅱ,主要目的是通过缺氧池Ⅱ组合填料层上生长的反硝化菌将污水中残留的部分硝态氮还原转化成氮气,进一步提升脱氮率,同时去除硝态氮,减少其对除磷效果的影响,提高除磷率。缺氧池Ⅱ控制DO≤0.3mg/L,反硝化容积负荷0.8kgN03-N/(m3·d)~4kgN03-N/(m3·d)。
4)缺氧池Ⅱ出水经缺氧池Ⅱ溢流堰进入好氧池Ⅱ。
缺氧池Ⅱ后端设置好氧池Ⅱ,主要目的是通过聚磷菌吸收磷,其次是进一步去除物。控制DO2~4mg/L,容积负荷0.4kgBOD5/(m3·d)~0.7kgBOD5/(m3·d);5)好氧池Ⅱ出水经好氧池Ⅱ溢流堰和沉淀池导流筒进入沉淀池,水力停留时间1.5~4h。
好氧池Ⅱ出水进入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沉淀池上清液进入清水池达标排放,部分含磷污泥作为剩余污泥排出系统。增加好氧池Ⅱ的目的在于将传统A/A/O工艺中的好氧区进行功能分区,分为好氧池Ⅰ和好氧池Ⅱ。好氧池Ⅰ的主要功能是去除物和硝化反应,好氧池Ⅱ的主要功能是吸收磷,这是避免硝化反应中产生的大量盐对除磷反应产生影响,降低除磷率。
6)上清液经沉淀池溢流堰进入清水池通过出水口排出设备,水力停留时间>0.5h。

blob:http%3A//m.b2b168

信阳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三种处理方式:
1.一级处理:
通过物理、化学的方式,去除污水中的大型杂质,砂石、脂肪等物质,这也是污水处理的步,一般会用到的设备包括格栅、筛网、沉淀、气浮等。
2.二级处理:
是生物处理,水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降解转化为污泥,其中包括BOD/COD,时污染物被降解到可控的范围内,这个过程中,需要一个重要的好氧阶段,一般是通过曝气的手段来实现的。
简单来说,就是在水中注入氧气,保证好氧阶段的生化作用,将水中的物分解,从而达到降低污染指标的作用。对于一些要求较低的出水标准,在处理中,经过简单的固液分离,基本就可以达标了。
3.三级处理:
三级处理就是污水的深度处理,可以进一步的去除营养物,还可以对污水进行,从而达到排放标准,常见的技术,包括加氯、紫外线辐射或者臭氧技术,还有膜过滤技术。
信阳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特点
1、采用间歇式曝气,间歇时间可以灵活调控,使其产生好氧、缺氧 的交替运行模式而不需回流。
2、采用推流式设计,具有SBR众多优点,但由于连续进出水可省去 滗水器等较复杂设备,勿需浪费1-2m总水头,后续设备亦不需太庞 大。
3、由于采用多点进水且间歇曝气,勿需大水量的回流即可顺利且较 彻底的完成硝化与反硝化过程,生活污水脱氮率高,很适合我国生活 污水低C/N比的特点。
4、由于在间歇曝气接触氧化池较尾端硝态氮去除较彻底,从而回流 入厌氧池的污泥可免除盐等的氧化作用,从而有助于聚磷菌的厌 氧释磷,提高整体的除磷效果。
5、本工艺还可选择在间歇曝气接触氧化池尾端加剂除磷。这对于 某些地区排放标准规定严格的磷酸盐浓度**0.5mg/L的处理要求 可轻易达到,处理效果稳定、可靠、剂消耗量低、构筑物及设备少、 运行简便。而且经过调节加药量及增加后出水设施,出水可达 到水质回用要求。

编辑推荐:






欢迎手机扫一扫:

 
扫一扫, 进入微官网   扫一扫, 手机查看信息

最新博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