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3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引起了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亚龙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文荣的关注,其中“2007年毕业近500万大学生仍有100万未就业”的调查结果让他很惊讶。在刚刚结束的上海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张文荣向大会提交了“多渠道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议案,方案就是鼓励大学生创业,提供实质性帮助。
今年的上海市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实行更加有效的扶持政策,帮助创业者成功创业,弘扬创业精神,在全社会倡导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张文荣的观点不谋而合。
上海市政协委员徐枫总结了青年创业的五大障碍,提出上海青年“白领”意识强、“首领”意识弱;上海市政协委员梁鸿认为社会需要“包容失败、鼓励冒险”。
大学生自主创业往往是被动选择
早在2006年年底,张文荣就与共青团上海市委学校部合作,通过调查和走访,客观理性地对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整理,在2007年上海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交了“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议案。之后,张文荣又进行了“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大学生创业环境调查”,发现“大学生创业缺少多方位支持”,就业大军有强烈的“城市依赖”等问题,是大学生就业渠道不畅通的主要原因,并且提出了“创业带动就业”的相关建议和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比较低,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另据统计,大学生毕业后有过创业冲动的不少,但真正创业的人不多,就业、考研(Q吧)依然是大学生毕业后的。
来自南开大学的一份学生调查显示,89%的大学生已对创业产生恐惧心理,并明确表示不会选择自主创业。而在回答“为什么不选择自主创业”这一问题时,绝大部分学生选择“失败率高”这一选项。在对不到11%打算创业的学生进行创业动机调查中,运用自己的知识成就一番事业所占比例了50%;居位的是自己当老板赚更多的钱,占了38%;选择挑战自我的人占28%,居位;只有7.4%是为了解决就业。“显然,尽管近几年的就业形势严峻,选择通过创业来解决就业问题的大学生仍是少数”。
调查还显示,49%的被访大学生表示,缺乏相关的创业教育和实战经验是创业过程中的大阻碍。他们普遍认为,大学生没有市场经验,人际交往上的不成熟也将成为市场角逐中的极大困扰。在筹集创业资金的方式上,46.1%的人选择了银行贷款,而作为另一大融资渠道的风险投资方式,却只有23.0%的大学生愿意采用。“事实上,银行一般并不向创业企业提供贷款业务,偶尔为新企业提供的商业贷款也需要创业者能用财产、设备和其他资产作担保,对于大学生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两会代表论创业五大障碍
“上世纪30年代,上海曾经是冒险家的天堂。现在,我们更希望上海能成为创业者的乐土。”在政协上海市十一届一次会议的大会发言中,上海市政协委员徐枫代表共青团上海市委和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在大会上呼吁全社会都来呵护并激励青年人的创业激情与成才梦想。徐枫在大会发言中提到,无论是时代背景还是社会环境,都为青年创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他同时指出,有五大障碍影响到青年创业进程。
“创业教育与培训不足”成为青年创业的障碍。徐枫分析,部门或下属机构开展的青年创业培训主要集中在开业阶段,对今后企业的项目设计和运作、市场分析、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培训相对较少。此外,现有各类创业实训基地和创业导师队伍的规模和质量也不能满足创业青年面广量大的实际需求。
其次,青年在创业初期融资困难,创业资金获取渠道有限。徐枫认为,这与融资门槛高、手续不够便捷等有关。,扶持青年创业的专业化中介服务匮乏,缺乏能够解释政策并将政策转化为现实服务的“一门式”服务机构。有调研显示,78.4%的创业青年表示现有中介服务包括“办理手续”、“代缴费用”,仅有33.9%表示还接受过“融资”、“信息咨询”、“财务顾问”、“资信评估”等服务。此外,“创业信息交流渠道不畅,信息平台建设明显滞后”也给青年创业带来困难。调研显示,对于网上的创业信息,75.4%的青年认为“良莠不齐、真假难辨”,43.2%的青年认为“陈旧过时,很少更新”。
后,上海青年“白领”意识强、“首领”意识弱,缺乏在创业领域开拓进取的胆魄。“这与上海跨国公司、大企业相对较多,就业机会多,而创业风险相对较大有关。”徐枫举例说,在浙江,类似于上海“天使基金”这样的基金,往往很快就被青年学生申请一空,而在上海,却会面临“有钱无处用”的尴尬局面。调研显示,有25.0%的在校学生和26.3%的在职青年有创业意愿,但是从整体创业活动率来看,35岁以下的青年创业活动还不够活跃,高达91.6%的青年从未尝试过创业。
社会应该“包容失败、鼓励冒险”
上海市政协委员、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梁鸿认为,现在社会对青年创业的支持还比较薄弱,缺乏“包容失败、鼓励冒险”的精神。有关部门在对青年创业制定政策时追求成功率,并以此为检验标准,这样的政策理念容易让青年创业时主观地“挑挑拣拣”,反而不利于青年创业的发展。其实看对青年创业支持是否成功,不是看创业成功数是多少,而是要看注册创业数是多少,是否有人愿意创业。另外,在社会家庭方面,还存在着“以成败论英雄”的偏见,人们经常用“不知天高地厚”等观念来看待那些创业失败的人。
农工党上海市委专门向政协上海市十一届一次会议递交了《学校教育应把自主创业精神和自主创业能力作为系统教育的建议》的提案,提案建议,应从中、小学就开始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当自主创业者同样光荣”的思想,一要改变自主创业者在社会地位上低人一等的思想,要扫除当白领、银领、金领才高人一等的理念;二要改变自主创业是因找工作时找不到一个理想单位,是能力差的无奈之举的思想。
张文荣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在资金、税收等方面加大程序上的支持力度,或者通过搭建平台的方式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如设立大学生创业的风险基金,还要加强系统的创业教育,学校可以系统地开一些创业课,让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获取市场信息,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在一些条件比较成熟的学校开设大学生创业方面的课程,教会大学生熟悉取得经营资格的程序和筹措资金的渠道,了解经营方面的经验和原则,防止违规操作,家长也应积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给他们更广阔的展现自我的自由空间。
共青团上海市委和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则建议,部门、金融机构应为青年创业提供更有效的投融资支撑;通过购买服务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为创业青年提供多功能、高质量的中介服务,支持共青团大力建设青年创业服务平台,以大力支持青年创业。